角管式锅炉是利用一个管路系统作为整台锅炉的骨架,由其自身承受锅炉的全部负荷,所以也成为无构架锅炉,同时这个骨架又兼做锅炉的下降管和上下集箱之用。该锅炉锅筒为外置式,炉膛为全封闭的膜式壁结构,对流受热面采用旗管结构,角管式锅炉具有结构紧凑、钢耗低、升温快等优点,因而得到较普遍的应用。该锅炉为散装结构,泉州10T卧式燃煤热水锅炉。
高强度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过程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大量的固体物料在强烈湍流下通过炉膛通过人为操作可改变物料循环量并可改变炉内物料的分布规律以适应不同的燃烧工况。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炉内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过程是十分强烈的这就使整个炉膛高度的温度分布均匀。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缺点受热面磨损严重。由于炉内烟气飞灰浓度很大烟速高运行中的炉膛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均发生严重磨损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对循环灰量的调节要求也就越高而循环灰量一旦减少将严重影响锅炉的负荷。返料器易结焦、堵塞其可靠性有待于提高。燃料颗粒较大或炉膛浇注料脱落坚持运行导致流化不良引起炉膛结渣。冷渣器传热效果不好或工作不正常使余热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影响锅炉效率甚至会发生锅炉减负荷运行或被迫停炉,泉州10T卧式燃煤热水锅炉。
盘梯及平台:应设置盘梯一个/箱盘梯净宽不得小于600mm盘梯升角不大于45°盘梯踏步板宽度不小于200mm踏步高度为200-250mm同一盘梯踏步间距应相同盘梯下端不得与基础面接触盘梯整体应能够承受5000N的集中荷载每级踏步板应能承受1500N的集中荷载盘梯应采用花纹钢板制造。栏杆:联络平台及盘梯的栏杆(包括立柱、扶手、扶腰及踢脚板)其本身的接头及立柱下部固定端均应采用等强度连接。水箱顶栏杆立柱的间距不应超过5m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m如盘梯设有内侧板当内侧板与水箱体之间的间歇大于200mm时在盘梯内侧也应装设栏杆。
各冷却仓的风量以对床料充分流化和冷却作用如果发现其床温过高时应适当增大风量以保证最后的冷却仓的排渣温度降到150℃左右否则会使排渣系统温度过高变形或烧坏。有时由于排渣温度高于150℃事故喷水减温器会自动喷水如果是间断性排渣的话有可能造成灰渣结块使各冷却仓流化不充分而堵塞。对于底部排渣来说一些大块或密度比较大的耐磨材料与保温材料或矸石、焦块等会排出来当这些块太大时可能堵塞排渣管或冷渣器造成排渣不畅。对于侧面排渣来说靠近炉膛两侧的给煤机下来的煤可能来不及燃烧即被排渣管排出去若冷渣器内床温高的话就会在里面重新燃烧或结渣若冷渣器内床温不高这些煤颗粒就会被排至渣库内造成飞灰含碳量高。
锅炉的基本原理模型包括上升管、汽包、下降管主要部件。上升管是由密集的管道排成的管簇,由上联箱、下联箱连成一体;上联箱通过汽水引入管连通汽包,汽包再通过下降管连到下联箱;上升管管簇、汽包、下降管构成了一个环路。上升管管簇在炉膛内,汽包与下降管在炉体外面。把水注入汽包,水便灌满上升管管簇与下降管,把水位控制在靠近汽包中部的位置。当高温燃气通过管簇外部时,管簇内的水被加热成汽水混合物。由于下降管中的水未受到加热,管簇内的汽水混合物密度比下降管中的水小,在下联箱形成压力差,推动上升管内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下降管中的水进入上升管,形成自然循环。包是水受热、蒸发、过热的重要枢纽,保证锅炉正常的水循环。上升管内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后,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成饱和蒸汽与水,饱和蒸汽通过汽包上方蒸汽出口输出;分离出的水与给水管注入的水再进入下降管。
中正锅炉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和设备,逐步降低生产能耗,其中下料环节数控率达到了90%以上,结合符合中正锅炉的下料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经济效益更佳。
Leave a message